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大同之窗 > 文旅大同 >信息页

焦山石窟寺:镶嵌在云冈旅游路上的耀眼明珠

信息来源:大同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4 17:54    被阅览数:

距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约15公里的焦山,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遗迹遗存,既有北魏时期的石窟,又是大辽太后行宫所在地,山顶一座明代玲珑秀丽的砖塔尤为引人注目。近日,“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看大同”采访小分队记者来到云冈区高山镇焦山石窟寺,感受这里尽显岁月痕迹的雕刻艺术之美。



大同城西高山镇北的焦山,因形状像车轮平放于地面,史称“车轮山”,也称“须弥山”,须弥山即妙高山之意。依山势自上而下建有焦山石窟寺,距今已1600年。



焦山石窟寺是北魏王朝佛教极盛时期,道武帝颁令、著名高僧法果主持兴建的三大佛教建筑之一。石窟寺落成后,层层升高、节节收缩,规模宏大、造像精美,雕刻艺术继承汉民族文化的同时,融合诸多外来优秀文化元素。

据记载,焦山石窟寺建有牌坊、铁围城、108级石阶;由下而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及宝塔等,共计69间,造泥像、石像73座,设观景亭、古井亭等9处,壁画彩绘面积600余平方米,牌匾、楹联20个(副)。

辽代在这里修建过行宫,明清时,这里又成为军事要地,几经战火创伤后,仅留下一座明清三层小塔、数孔石窟。

2003年,云冈区政府对焦山石窟寺进行大规模保护性修复。保护修复后的焦山石窟寺分6层,计66开间,塑像72尊;壁画彩绘面积600余平方米、楹联18副。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修建4公里环山旅游公路,与新开发的文化景点龙佑寺和三清观连接。现已开放的龙佑寺(也称“小五爷庙”)傍山而建;道教文化建筑三清观背山面水、景色宜人。



步入焦山石窟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有“紫气东来”的朱红色门楼,寺院建筑呈阶梯式,各殿悬挂有牌匾、楹联,一副副楹联蕴涵着焦山石窟寺悠久的历史。

古寺的北魏窟龛分布在东西长约60米、高约15米的崖面上,有石窟洞天殿、大像窟、僧房窟、禅窟等11个洞窟。其中,石窟洞天殿由两部分组成,绝少人工开凿痕迹,几乎是在原生态的崖壁上塑造了十六罗汉及一尊接引佛的造像,可谓巧夺天工。

山体东侧的一个洞窟规模最大,平面为马蹄形,与云冈石窟早期洞窟相似。其他洞窟残存的“二佛并坐”,也是云冈石窟最常见的造像形式之一,佛像雕刻精美绝伦,为佛教造像中的艺术精品。由于历史原因,初始的造像未能保存下来,令人欣慰的是,岩壁上的几行石刻经文得以保留,经考证,是释迦牟尼第一部著作中的一部分。

焦山石窟寺保护修复后,每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成为镶嵌在云冈旅游精品线上的耀眼明珠。目前,因升级改造,该景区暂时关闭。


记者手记

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

坐落于十里河北岸的焦山石窟寺静静矗立,幽静而壮观。这座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讲述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神秘。

拾阶而上,每一步都在感受千年文化的厚重与深沉。矗立于雕刻之前,古代工匠敲击石壁的声音直冲心门,仿佛看到了他们虔诚的身影。数代人在环山砂石崖壁上留下的精美造像,其线条、色彩和岁月斑驳堪称雕刻艺术精品,令人震撼不已。

如今,云冈区大力抓好以焦山石窟寺为中心的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高山旅游名镇,建设高品质文化型综合类出游目的地。登焦山之顶、览古韵景色,观古城壮美、享厚重文化,实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