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 王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聚焦“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攻坚克难、负重前行,高质量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全市人民高度关注的高中教育,已经完成了跟跑、并跑,但面对老百姓最为期盼的让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的“硬指标”,我市的高中教育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育人方式转变、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优质特色发展上持续扎实用力,充分激发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内生动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中教育人才培养质的飞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课程建设,促进育人方式根本转变
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统筹市域优质资源,以“大思政课程”培根育魂,为大同学子打下中国底色、大同印记。
打造育人“主阵地”。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充分挖掘区域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大同“博物馆”之城建设推动馆校合作,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乡文化认同。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劳动的价值观和获得感。建设心理健康中心,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团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支持,指导学校提升心理疏导工作质效。联合社区、专业团体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社会家庭教育整体水平。
突出课程“主渠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教育质量关,通过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实现“五育”并举。鼓励各学校以“一校一案”的形式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形成各具特色的习惯养成式德育实践教育体系。开发校本精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家乡认同。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在新高考改革的新机制下找准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路径。高质量开展音体美劳等实践课程,一体化提升课堂学习评价与艺体素养获得。
二、聚焦精准教研,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队伍质量提升
构建市县教研一体化体系。强化市域教育教学资源统筹,打破校际、县际壁垒,由市教科研中心牵头,名师工作室配合,依托学科基地校,围绕新教材、新高考研究构建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的教师研修共同体,线上交流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现场观摩与经验分享相结合,名师指导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各具特色的主题研修模式。
强化试题研究与命题实践研究。成立市级命题研究工作站,聘请国家、省级命题专家担任顾问指导,由市教研员主持,市内学科名师和骨干教师参与,培养综合科高考命题专家;以区域测试命题为任务群,开展命题研究,提升新高考适应能力。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优化教师评价、激励制度。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群,组织课堂教学大赛,以赛促研、以赛促培,着力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优化构建新高考模式下综合激励长效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提高教师待遇水平,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态。
三、构建评价体系,全面对标提升,推动普通高中品质发展
发挥评价赋能作用,加快市域“基地化”学校建设。不断优化全市普通高中分类办学和特色发展的总体布局,探索“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激发不同高中的办学活力。以“学科基地校”建设为抓手,探索构建“市外教育研究机构——市教科研中心——市内高中”三方互动协同攻关共同体,培育普通高中办学核心竞争力。
精准对标先进模式,打造优质高中育人优势。建立优质高中学校对标省外先进校结对联盟机制,同步教学、同步测验、同标要求,全面对标提升。制定出台《高中学校一体化创优行动方案》,系统规划、统筹实施三年教育教学计划。学校开设“抓培优、冲竞赛、推强基”创优培基课程,推动学校个性化培养与普适性培养相结合,“一盘棋”提质培优,促进优生更优、优势更强。
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因地制宜推动学校针对性变革。搭建新高考综合改革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解读新高考、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选课走班管理的精准度。依托“大数据+”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方式,建设校级精准教学和学业分析系统,精准分析每次考试所反映出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实现“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科一策、一生一策”,推动高中“教”与“学”走向精准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