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政协,便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政协人的责任和温度。
几年的履职实践和成长经历,深深明白,个人的成长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以及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最是一年春好处,又是一年两会时。记得第一次参加政协大会,步入会场,大会的严谨和隆重以及庄严的国歌,让我肃然起敬,内心为之震撼;在仔细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以及畅所欲言的座谈讨论后,我明白了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原来那么多得民心顺民意、被老百姓称赞的实事好事都有政协参政议政的一份汗水,也明白了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多的是代表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作为提案委的一员,更觉责任重大。特别是作为一名新任委员,每次审查提案时,面对每一个委员提出的每一份提案无比珍视、谨慎,又心生惶恐,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够专业,漏掉了有分量的提案。于是虚心向老委员学习请教,委员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饱满的参政热情总是感染着我。通过一份份政协提案,我了解到全市发展的蓝图和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真知灼见;每一份提案,都围绕社会热点、民生关切,都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对发展难题的直面探寻以及与民意的真挚对话。记得第一次审议提案时,看到有一份建议给全市适龄女童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提案,内心非常感动,虽然当时接种宫颈癌疫苗在国内其他城市还不够普及,我还是为这位委员的远见、责任与担当油然而生敬佩之情。一份份提案,是推进民生改善的“利器”,更是为社情民意鼓与呼的“号角”。我深刻地体会到政协委员不仅仅是职务、是荣誉、更是责任。
几年来,我与其他委员共同撰写的《关于在学校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关于加强我市流浪狗管理的建议》《加强对我市五大场馆周边环境的管理》等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共鸣、采纳和落实,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作为政协委员,要勇于、善于提出正确主张。勇于是态度,善于是能力,只有保持参与的热情,才能做到很好地履职。
如果说每一次提案审核对我感受最深的是政协人的责任,那么每一次小组讨论感受到的是政协人的温度。我所在的10组,是界别最多的一个小组。我们10组的委员,来自医疗卫生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以及对外友好界别等,被大家称为是一个传播爱、奉献爱的小组。
“两会”期间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是每次热议的重点。报告中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产业、一个群体,代表着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许。从每一位委员对报告的解读和关注,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这个城市的热爱。“产业带动就业,把年轻人留下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要两手抓,一面招商引资(双招双引),一面要保护、支持我们现有的本土企业”“关注残障人士,关注特困家庭,关注弱势群体,让每一件事有人管,每一个人有人疼”“守护患者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发展、传承中医药”……讨论中,我们是委员也是父母,所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关注青少年成长,关注教育、关注校园安全……”;我们是委员也是子女,所以“关注养老、医疗、健康……”;我们是委员更是普通市民,所以“关注钱袋子、菜篮子、关注房子,关注医保、社保、关注我们的绿水蓝天,关注公益、关注古城发展,关注城市的未来……”。无论是本乡本土的大同人,还是来大同投资的外地企业家,还是部队转业留在大同的军人,还是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每个人通过建言献策成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大家坦诚表达着对这个城市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里,大家讲真话,讲实情,不回避问题,也不吝赞美和肯定。有争鸣交锋、更多真知灼见,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头脑风暴和心灵的撞击。不同意见、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的碰撞、交融、整合,最后凝聚共识,与我们这座城市“和而不同、交融互鉴”的城市特质不谋而合。
这便是我们政协人的责任和温度。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大同市支会三级调研员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