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称平城、云州、云中,辽代改称大同,曾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北方的边陲重地,是胡汉文化交融的地方,具有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同时我市还是全国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我市悠久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成为晋冀蒙文化旅游核心城市,我建议:
一、政府主导、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迹故事源远流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深入挖掘,才能把其对应的历史文化相关故事挖掘充分,让历史文化故事充实、饱满,让所有来此的游客充分了解其发展历史,对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有着充分的了解,使其成为历史文化名迹的一个重要吸引点,让众多游客愿意来此“听故事”。
二、人人参与、共讲大同。历史文化名迹从来不是孤零零的坐落在那里,不仅有着它自身的发展变化故事,更有着与外界相关的故事。要想讲好大同故事,不仅要把文化名迹自身故事挖掘好,也要充分了解其与外界相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与生活在这里的人有着丰富联系,所以要人人参与、共讲大同。可以通过发布公告等形式,对了解甚至参与故事的人进行采访、记录,从而做到人人参与、共讲大同,让历史文化故事进一步丰富、饱满起来。
三、加强宣传、流传千里。为了使更多大同故事流传晋冀蒙大地,要做好众多大同故事的宣传工作,让人们每到大同一处,便可知其背后悠久的大同故事。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结合,搭建全覆盖的线上线下矩阵宣传网,实现全天候、全地域覆盖,真正实现让大同故事流传晋冀蒙大地。为了使大同故事更广泛传播,用故事吸引更多人前来大同,应加大对晋冀蒙来同人员的精准投放,让晋冀蒙的游客一进入大同便可以从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体中立刻获取大同故事。
四、研发产品、文旅融合。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如西安、南京等历史古城,开发与地区历史文化故事有关的文创产品、漫画形象、特色纪念品等,让大同故事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东西,更加增加其贴近感,从而拉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在对大同故事加大宣传的同时,加速区域旅游业的提档升级。
五、继承发扬、传承创新。历史文化故事的宣传不仅要对过去历史进行保护,也需要引入现代因素,创新传承方式、文化内容,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故事融入时代旋律。每个历史文化故事可以根据其故事内容特点与现代某些表演形式进行合理恰当结合,让历史文化故事不再只是沉浸在过去,而是再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从而使大同故事更加丰富多彩,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同故事更好得流传与弘扬,被更多人所知晓。
六、优化供给、提升消费。我市要持续深化晋冀蒙区域联动,协同推进文旅合作,加快影视基地、电影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形成上下游一体贯通、高度市场化的影视产业链;加强保护和利用大同非遗项目,研发生产文创旅游商品,推动文旅创意设计产业链与市场融合发展;承办各类艺术论坛和文化讲座,开展“文化大同”主题活动,办好“大同年大不同”等系列活动,以“文化古都”聚集人气、吸引人流。同时要加强市场化运营,强化资本运作,变文旅资源为资本,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投资建设一批文旅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开展全域旅游开发、古城业态策划等工作,培育植入新型文旅业态,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地处晋冀蒙交接地段,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领下,我市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旅发展之路,成为晋冀蒙文化旅游的核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