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信息页

委员建言 | 陈志余:融合历史文化与工业转型构建大同多元文旅形象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同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6-13 09:43    被阅览数:

我市作为“历史文化古城”与“煤都”,承载了辉煌的历史文化与工业发展记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重要指示的指导下,大同逐步摆脱了“煤都”曾经带来的污染标签,但是那些承载历史记忆的矿区遗址不应被遗忘,它们不仅是工业文明的见证,更是这座城市转型与复兴的重要契机。建议以晋华宫矿山公园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工业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通过创新活动和艺术融合,展现从“煤都”到“绿色转型典范”的蜕变之路。让大同以“历史文化古城”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典范”的双重形象,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文旅融合转型的代表。


 

一、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遗址开发潜力未充分释放

晋华宫矿山公园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大同工业遗址文化的核心代表,其独特的资源与历史价值具备更高的开发潜力。虽然现有从云冈石窟到矿山公园的专属旅游路线为其导入了一定客流,但整体利用率和全国知名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能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标杆的作用。

(二)核心项目承载力不足

“井下探秘”等特色项目虽然吸引力强,但由于技术、空间等限制,难以满足更大规模的客流需求。此外,园内缺乏其他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高吸引力设施,整体配套不足。虽然公园内现有亲民餐饮服务,但缺乏足够的地方特色,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和整体停留时间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尚未充分发挥。

(三)宣传与定位不够精准

现有对晋华宫矿山公园及其他工业遗址的宣传,未能清晰传递其在大同“历史文化与工业转型”融合形象中的关键价值和历史故事。同时,宣传重点分散,未能形成统一的核心故事线,缺乏全国范围的品牌传播效应。

(四)运营资金不足,创新能力受限

当前工业遗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资金有限,制约了新项目的创新与引入,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缺乏长远运营的资金保障和市场化机制。

二、建议及措施

(一)丰富区域设施与活动内容

1.引入夜间与季节性活动:在安全区域举办以矿区为主题的露天电影活动,增添夜间文化氛围;举办灯光秀,通过灯光、音乐和影像特效,演绎大同资源型城市的辉煌到绿色转型典范的故事,强化视觉冲击力与文化深度。

2.策划主题舞台剧:创作以矿工艰辛历程为切入点的主题舞台剧,从大同因煤炭资源而辉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历史出发,逐步展现面临资源减少后城市的低谷,以及在转型中奋起直追的坚韧篇章。结合北魏历史文化、云冈石窟等经典元素,融合传统与现代,通过情感与视觉双重震撼传递大同城市转型的力量。

(二)强化文创开发与游客互动

1.丰富文创产品线:设计结合矿区文化和历史景点形象的文创产品,如煤矿灯、矿车模型、教育性玩具等,通过知名IP带动工业旅游线知名度,制作“可带走”的工业记忆。

2.推出互动性体验项目:如矿区寻宝、工业文化解密等;开发AR/VR项目,模拟煤矿生产场景或矿工生活日常;开设DIY体验区,让游客参与制作矿区主题的陶艺、T恤等个性化纪念品,增加消费体验和情感连接。

3.创新打卡活动和奖励机制:设计现行旅游路线内的“隐藏款”文创奖品,联动矿区遗址和历史文化景点,让游客可以通过指定景点打卡或集章,解锁“隐藏款”纪念品,提升景区联动效应和消费粘性。

(三)整合资源和品牌推广

1.区域资源深度联动

依托现有联票与专属交通体系,以晋华宫矿山公园为核心,深度联动开源一号创意园区等工业旅游资源,形成“一主多点”的游览逻辑,提升工业文旅产业集群的整体吸引力。

2.优化品牌推广策略

(1)在推广过程中打造“大同历史文化与现代转型融合”的清晰叙事主线,设计统一的工业风导览标识、宣传册与数字地图,强化路线识别度。

(2)细分目标受众,通过多形式宣传活动,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邀请有名网红探访已有的工业风咖啡厅,特色艺术装置等,打造“网红打卡地”;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策划“工业风主题音乐节”“环保主题展览”“研学旅行”“工业文化研讨”等活动,丰富区域品牌故事;通过线上媒体传播舞台剧、灯光秀等高影响力内容,进一步强化双重文旅形象。

(四)引入资金与创新管理

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政府与企业合作,分阶段实施项目。优先开展低成本、高收益项目(如露天电影、灯光秀等活动),逐步推进高端设施建设。吸引市场化文旅公司合作,推动运营专业化,提高资源利用率。